行业洞察

2026,煤矿业变革前夜:智能化如何重塑“黑色黄金”的未来

作者:张洁贞 发布日期:2025年8月30日 阅读时间:13分钟
#智能矿山#AI与自动化#数据中台#绿色转型
播客:2026,煤矿业变革前夜
00:00 / 00:00
煤矿环境与运输系统全景

站在八百米深的井下,我看着智能钻机自主钻进,传感器数据在控制屏上实时跳动。这位矿业老人在保持传统与拥抱创新之间,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蜕变。

作为一名长期研究煤矿技术的学者,我每年都要深入矿井数十次。最近在山西柳林县的一个智能化工作面上,我感受到了最真切的变革: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移动,采煤机精准割煤,操作员在地面调度中心轻点鼠标就能完成开采。

这套系统不仅将工效提高了30%,更让井下作业人员减少了50% 以上。煤矿工人正从“苦、脏、累、险”的传统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

露天矿区运输作业
露天矿区运输网络逐步自动化与智能调度
运输线路节点优化
关键运输节点智能化,降低运营不确定性

01 政策驱动,智能化不再是选择题

国家矿山安监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明确目标:到2026年,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数量占比不低于30%。

这意味着智能化建设已成为煤矿企业的“必选项”而非“可选项”。未来三年,将是煤矿智能化改造的加速期。

从区域来看,山西、内蒙古等传统能源大省正领跑智能矿山建设。山西计划2025年前所有大型矿井实现智能化,柳林县已建成多座智能化煤矿和大量智能化采掘工作面。

矿区道路与网络规划
依托标准化与数字化,矿区基础设施加速升级
道路现状与改造
道路与管廊并进,为智能装备运行提供保障

02 AI赋能,从“人防”到“技防”的跨越

在金桥煤矿,AI视频识别技术与监测监控系统深度融合,构建了灾害风险智能识别平台。该系统成功将“三违”现象月均降低5.1%,隐患数量月均减少10.3%。

AI还在矿震监测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辽宁某煤矿建立了密集台阵与专用地震监测台站,形成覆盖“监测-分析-预警”全流程的技术体系。

2026年,我们将看到更多AI应用落地:智能预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地质灾害,自适应控制系统根据地质条件自动调整开采参数,智能决策系统为企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车辆运行路段
车辆运行状态数据化,助力风控与调度优化
矿区干线道路
干线道路承载智能运输系统,效率可视可控

03 数据融合,打破信息孤岛

煤矿智能化不仅是设备升级,更是数据融合的革命。综合管控云平台集成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设备运维等核心系统,覆盖大量应用场景。

数据融合的关键在于建立统一标准。国家正在推动建立完整的矿山智能化标准体系,推进矿山数据融合互通,实现环境智能感知、系统智能联动。

到2026年,我们将看到更多煤矿实现数据深度融合共享应用,推动开采作业少人化、无人化,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

矿区环境与道路网络全景
“数据+标准”驱动的矿区环境与道路网络全景

04 装备升级,智能设备迎来爆发期

智能矿山市场正以年均超10%的速度增长。设备升级的重点已从单机自动化向系统智能化转变,信息基础设施、智能综采与智能掘进成为投入重点。

未来几年,无人矿卡、智能钻机、自动锚杆支护机等智能装备将大规模应用,行业加速迈向系统协同与自动化。

煤炭道路与园区节点
园区级节点联动,装备协同与路径优化并重
道路环境优化
道路环境优化,为无人化运输创造条件

05 煤价双轨,市场格局重构

未来煤炭行业将形成“长协煤价与市场价”双轨制,以确保煤价合理稳定,为智能化建设提供稳定的市场环境。

到2030年,中国将实现碳达峰,煤炭消费占比逐步下降,倒逼企业通过智能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优质产能向优势区域集中。

06 人才培养,破解转型瓶颈

智能化煤矿需要既懂采矿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这类人才短缺成为关键瓶颈。

高校与企业通过“地学数据科学家”培养与“双导师制”等方式,促进产教融合:让懂算法的人理解煤层,也让懂煤层的人学会算法。

07 绿色转型,从“乌金”到“绿金”

以煤化工高值化、可再生能源协同为抓手,矿区加速从“乌金”向“绿金”转型。智能化提升资源回收率与过程控制水平,绿色技术降低环境影响。

未来矿区将成为能源综合开发基地,光伏、风能等多能互补走向常态化。

露天场景下的运输系统
绿色低碳与智能运输并行,构建矿区新生态

08 未来展望,2030年煤矿图景

到2030年,煤矿将建立完备的智能化技术、装备、管理体系,实现数据深度融合与共享应用,推动开采作业少人化、无人化。

深部开采成为主流,透明矿山技术成熟应用,矿山机器人大规模上岗,危险繁重岗位的机器人替代率显著提升。

“现在下井心里踏实多了,因为我们有了‘看得见’的眼睛和‘听得见’的耳朵。”——来自西北某矿的老矿工

这场变革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发展理念的深刻革命:煤矿从传统能源生产场所,走向高科技集成应用的创新平台。

未来已来。2026年,中国煤矿业将迎来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的历史性时刻。但这只是开始,真正的变革正在地底八百米深处悄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