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治水害,筑牢安全防线——神木市XX岩煤业有限公司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项目实践

项目周期:60天
项目地点:陕西省神木市
服务内容:三区划分 · 风险评估 · 监测预警 · 应急预案

防治水专题播客

边看案例边收听:防治水三区管理实践要点与实施经验

00:00
00:00

引言

水害防治一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尤其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水害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神木市XX岩煤业有限公司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面临严峻挑战。为贯彻落实国家煤矿防治水工作要求,该公司与中矿天智信息科技(徐州)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编制项目,科学划分禁采区、缓采区、可采区,建立完善的防治水管理体系,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障。

0重大水害事故
预警及时性
治理成本
资源回收率
井内积水与导水通道示意 排水系统与处理环节

一、项目背景与政策要求

1.1 煤矿水害防治的重要性

煤矿水害是仅次于瓦斯事故的煤矿第二大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救援困难等特点。神木市XX岩煤业有限公司开采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主要面临以下水害威胁:地表水威胁:矿区范围内有河流通过,雨季水量增大,可能通过裂隙导入井下;老空水威胁:历史开采形成的采空区积水,具有隐蔽性强、危险性大的特点;含水层水威胁:煤层顶底板含水层富水性较强,可能发生突水事故;构造导水威胁:断层、裂隙等地质构造可能成为导水通道,增加水害风险。这些水害因素相互交织,形成复杂的水害风险系统,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水害问题典型场景 煤矿湿环境作业场景

1.2 政策法规要求

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以及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相关指导意见与《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办法》,明确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防治水制度,落实三区管理的技术标准与管理要求,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政策依据与技术指导。

二、项目内容与技术方案

2.1 项目总体目标

科学划分禁采区、缓采区、可采区;建立完善的防治水三区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针对不同分区制定精准的水害防治措施与应急预案;形成长效机制,确保防治水工作持续有效。

2.2 技术服务内容

涵盖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分析、三区划分研究、防治水措施设计以及报告编制与评审四大板块:

  • 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分析: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勘探、参数测试分析、条件综合评价
  • 防治水三区划分:制定划分原则与标准;禁采区、缓采区、可采区划定与明确
  • 防治水措施设计:工程技术措施、监测预警方案、应急预案与管理制度
  • 报告编制与评审:技术报告、图件与附表、专家评审、成果交付

2.3 技术路线与方法

采用“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分析研究—报告编制—评审验收”的技术路线,融合多源数据、现场测试、数值模拟和风险评估方法,支撑三区划分的科学性和定量化。

水情研判与演练

三、项目实施与过程管理

3.1 项目组织与团队配置

项目经理1名;水文地质专家3名;采矿工程师2名;安全工程师2名;技术支持2名,形成跨学科综合团队。

3.2 实施进度安排(60天)

  • 第一阶段(1-15天):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基础图件编制与初步分析
  • 第二阶段(16-30天):物探与钻探验证、参数测试、数值模拟与风险评估
  • 第三阶段(31-45天):三区划分与防治措施设计、监测预警与应急预案
  • 第四阶段(46-60天):报告编制与评审验收、成果提交

3.3 质量管理措施

严格流程控制、多法验证、专家评审与持续改进,确保成果准确、可靠、可实施。

四、技术创新与项目特色

4.1 技术创新点

  • 综合勘查技术:地质分析、物探、钻探等多技术耦合,提升准确性与可靠性
  • 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水文地质三维模型,支撑可视化分析与决策
  • 动态预警技术:基于物联网的动态预警系统,实现水位水压等参数实时监控和自动预警
  • 智能决策技术:构建防治水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融合算法实现辅助决策

4.2 项目特色

  • 系统全面性:从勘查到治理的全流程闭环
  • 技术先进性:多项先进方法协同应用
  • 实用操作性:措施可落地、可操作
  • 经济合理性:精准防控,避免过度工程
实时处理环节 截治水环节设计

五、项目成果与效益分析

5.1 主要成果

  • 《神木市XX岩煤业有限公司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系统分析水文地质条件与水害威胁,科学划定三区范围与边界,评定风险等级并提出分区管理原则
  • 防治水工程技术方案:防水煤柱留设、排水系统、注浆堵漏、监测预警系统设计与设备选型
  • 水害应急预案:组织体系、预警分级、响应程序与救援方案
  • 防治水管理制度:责任制、隐患排查、工程质量管理、演练与培训制度

5.2 效益分析

  • 安全效益:隐患识别精准,风险分级明确,预警前移,事故风险显著降低
  • 经济效益:避免事故损失,减少盲目投入,优化开采布局,提高回收率,降低排水与治理成本
  • 社会效益:保障生命安全、促进技术进步、形成示范引领

六、经验总结与推广价值

6.1 成功经验

  • 技术创新驱动,破解关键技术难题
  • 管理规范高效,质量与进度双保障
  • 多方协作共赢,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 成果实用性强,贴合生产实际

6.2 推广价值

  • 技术体系可复制,方法指南可推广
  • 管理模式可借鉴,提升行业水平
  • 政策制定可参考,助力落地实施

6.3 推广应用前景

具备行业推广、技术延伸与国际合作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创新,保持领先。

七、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项目形成的技术体系与方法可有效识别与防治水害威胁,具有显著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管理机制科学有效。

7.2 发展建议

建议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标准规范、加大政策支持与推动行业协作,持续提升防治水工作水平。

7.3 展望

防治水工作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和系统化。中矿天智信息科技(徐州)有限公司将持续创新与完善技术体系,助力煤矿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图集

需要开展防治水三区管理或风险评估?

提供从勘查评价、三区划分、监测预警到应急预案的全流程技术服务,助您安全高效生产。

预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