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看案例边收听:防治水三区管理实践要点与实施经验
水害防治一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尤其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水害事故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神木市XX岩煤业有限公司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面临严峻挑战。为贯彻落实国家煤矿防治水工作要求,该公司与中矿天智信息科技(徐州)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防治水三区管理报告编制项目,科学划分禁采区、缓采区、可采区,建立完善的防治水管理体系,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重要保障。
煤矿水害是仅次于瓦斯事故的煤矿第二大灾害,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救援困难等特点。神木市XX岩煤业有限公司开采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主要面临以下水害威胁:地表水威胁:矿区范围内有河流通过,雨季水量增大,可能通过裂隙导入井下;老空水威胁:历史开采形成的采空区积水,具有隐蔽性强、危险性大的特点;含水层水威胁:煤层顶底板含水层富水性较强,可能发生突水事故;构造导水威胁:断层、裂隙等地质构造可能成为导水通道,增加水害风险。这些水害因素相互交织,形成复杂的水害风险系统,对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以及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相关指导意见与《煤矿防治水三区管理办法》,明确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防治水制度,落实三区管理的技术标准与管理要求,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政策依据与技术指导。
科学划分禁采区、缓采区、可采区;建立完善的防治水三区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针对不同分区制定精准的水害防治措施与应急预案;形成长效机制,确保防治水工作持续有效。
涵盖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分析、三区划分研究、防治水措施设计以及报告编制与评审四大板块:
采用“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分析研究—报告编制—评审验收”的技术路线,融合多源数据、现场测试、数值模拟和风险评估方法,支撑三区划分的科学性和定量化。
项目经理1名;水文地质专家3名;采矿工程师2名;安全工程师2名;技术支持2名,形成跨学科综合团队。
严格流程控制、多法验证、专家评审与持续改进,确保成果准确、可靠、可实施。
具备行业推广、技术延伸与国际合作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创新,保持领先。
项目形成的技术体系与方法可有效识别与防治水害威胁,具有显著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管理机制科学有效。
建议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标准规范、加大政策支持与推动行业协作,持续提升防治水工作水平。
防治水工作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和系统化。中矿天智信息科技(徐州)有限公司将持续创新与完善技术体系,助力煤矿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