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矿山建设的关键要素与实施策略

探讨智能矿山建设中的核心技术应用、系统集成方案和实施路径,分享成功案例经验。

智慧矿山

智慧矿山建设:煤矿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策略

张洁贞
张洁贞
2023年12月20日 · 阅读时间:15分钟
分享:
智慧矿山数字化转型

智能化技术正在革新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模式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煤矿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转型机遇。传统矿山生产方式面临安全风险高、生产效率低、资源利用率不足等挑战,智慧矿山建设已成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国家层面频繁出台政策推动煤矿智能化建设,煤炭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进入快车道。

智慧矿山建设的关键技术趋势

1. 矿山物联网技术全面应用

矿山物联网是智慧矿山的基础设施,通过各类传感设备、通信网络和数据平台,实现对矿井环境、设备状态、人员位置等全方位感知和实时监控。在陕西某大型煤矿集团的应用实践中,我们部署了超过5000个传感节点,覆盖井下所有关键区域,建立起高带宽、低延时的通信网络,实现了对瓦斯浓度、顶板压力、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安全事故率下降了58%。

2. 基于大数据的安全生产管控

煤矿安全生产数据的价值在于其预警能力。通过构建完整的煤矿安全大数据平台,整合监测数据、生产数据、历史数据等多源信息,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现安全风险的精准识别和预测预警。在山西某煤矿的实施案例中,我们建立的瓦斯异常预警模型准确率达到92%,提前2-6小时预警潜在风险,为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慧矿山建设不仅是技术集成,更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成功的转型要求从管理理念到操作流程的系统性重构,使安全生产成为矿山发展的内生动力。

3. 智能开采技术的突破

工作面智能开采是煤矿智能化的核心。通过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等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和协同控制,实现采煤工作面的少人或无人作业。陕西省榆林市某现代化矿井应用我们提供的智能开采系统后,实现了采煤工作面80%时间的无人操作,工作面单产提高35%,工人工作强度显著降低,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4. 矿山数字孪生技术应用

数字孪生技术将物理矿山映射为虚拟数字空间,通过三维可视化、实时数据交互、动态仿真等手段,实现对矿山的全景展示、状态监测和模拟优化。山西某大型煤矿集团引入我们的数字孪生平台后,构建了覆盖采掘、运输、通风、排水等全系统的虚拟矿井,实现了生产流程的可视化管理,为应急指挥、生产优化提供了直观高效的决策支持工具。

矿山数字孪生平台展示
矿山数字孪生平台实现了生产过程全景可视化管理

智慧矿山建设的实施策略

1. 顶层设计与分步实施并重

智慧矿山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合理的实施路径。在设计阶段,需要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技术路线;在实施阶段,则应采取分步推进策略,先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关键问题,逐步扩展应用范围。以陕西某煤矿为例,我们首先实施了安全监测系统改造和井下通信网络升级,解决基础设施问题,然后逐步推进智能开采、智能运输等应用,最终建成了完整的智慧矿山体系。

2. 构建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

智慧矿山的核心是集成的智能管控平台,需要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各系统间的互联互通。通过建立矿山大数据中心和统一的管控平台,整合人员定位、瓦斯监测、视频监控、产量统计等多源数据,形成全矿井一张图、一张网、一个平台。山西某煤业集团通过我们设计的一体化平台成功整合了15个原有子系统,实现了从生产执行到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数字化管控。

智慧矿山管控平台的核心功能

  • 安全监测与预警:实时监测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监测顶板压力变化,及时预警潜在安全风险
  • 生产过程管控:实现采掘、运输、通风等生产环节的全过程监控与优化
  • 设备健康管理:监测关键设备运行状态,预测设备故障,实现预测性维护
  • 人员精准管理:实时掌握井下人员位置,优化人员配置,提高劳动效率
  • 应急指挥救援:提供应急情况下的可视化指挥与决策支持功能

3. 培养复合型智能矿山人才

智慧矿山建设不仅需要先进技术,更需要具备数字化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应加强内部培训,提升员工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引进采矿、自动化、信息技术等跨领域专业人才,构建多层次的人才梯队。在陕西某煤矿集团的项目中,我们不仅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还设计了完整的人才培养计划,包括技术培训、操作演练和持续辅导,确保系统的有效应用和持续优化。

4. 建立安全与生产协同提升机制

智慧矿山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安全与生产的协同提升。通过构建"人员-设备-环境"全要素管控体系,将安全管理嵌入生产全过程,形成安全促生产、生产必安全的良性循环。山西某煤矿通过我们的智能开采系统实现了关键环节的自动化控制,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人员井下作业风险,实现了安全与效率的双提升。

矿井智能化生产调度中心
现代化矿井生产调度中心实现了全矿井的可视化管理

5. 选择适合的智能化技术路线

煤矿智能化建设需要因矿制宜,选择适合的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根据我们在陕西、山西等地的实践经验,煤矿智能化建设通常包括以下关键系统:

  • 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井下环境参数、设备状态的全面感知与预警
  • 智能开采系统:实现采煤工作面的智能化控制与协同作业
  • 智能运输系统:优化煤炭、材料、人员运输效率与安全
  • 智能通风系统:实现矿井通风网络的实时监测与优化控制
  • 综合调度管理平台:整合各系统数据,支持管理决策与应急指挥

陕西、山西地区智慧矿山建设案例分析

1. 陕西某煤业公司智能化升级项目

该项目是陕西省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标杆项目,我们为其提供了从感知层到应用层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在基础设施层面,建设了高可靠的井下通信网络和覆盖全矿井的传感系统;在平台层面,构建了矿山大数据中心和综合管控平台;在应用层面,实现了智能开采、智能运输、智能通风等核心场景的智能化改造。项目实施后,该矿井实现了采煤工作面无人值守率80%以上,安全事故率下降53%,年产量提升25%,被评为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

2. 山西某煤矿集团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建设

针对山西某大型煤炭集团下属多矿井安全管理的需求,我们设计了集团级安全生产监管平台。该平台整合了15家矿井的安全监测数据、视频监控、人员定位等信息,建立了统一的风险预警模型和应急处置机制。系统实现了从集团到矿井的多级联动管理,对异常情况可实现秒级报警、分钟级响应。平台上线后,集团安全管理效率提升65%,应急响应时间缩短70%,为实现本质安全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慧矿山建设是一场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从"人控制机器"到"机器辅助人决策"的深刻变革。成功的智慧矿山不仅依靠先进技术,更需要全员参与和管理创新,形成数字化转型的内生动力。

3. 智慧矿山建设成效评估体系

为科学评估智慧矿山建设效果,我们开发了完整的评估体系,从安全提升、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环境改善等维度进行量化评价。根据陕西、山西地区的实施案例数据,智慧矿山建设通常能实现以下成效:安全事故率平均降低45%,单班工作效率提升35%,设备故障率降低40%,能源消耗降低18%,生产成本降低12-20%。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智慧矿山建设的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结语

智慧矿山建设是煤炭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深度应用,煤矿企业可以实现安全生产水平的根本性提升,推动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企业需要坚持"安全第一、效率优先"的原则,以系统思维推进智能化建设,才能真正实现煤矿的本质安全和高效运营。作为中矿天智信息科技的专业团队,我们将继续深耕矿山信息化领域,为更多煤矿企业提供创新的智慧矿山解决方案,助力煤炭行业的绿色智能发展。

张洁贞

关于作者

张洁贞 - 矿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专家

中矿天智信息科技(徐州)有限公司高级销售经理,专注于智慧矿山数字化解决方案,深耕陕西、山西等煤矿集团市场,助力煤矿安全高效智能化转型。

相关阅读

煤矿安全监测系统构建实践

煤矿安全监测系统构建实践

阅读全文
矿山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与展望

矿山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与展望

阅读全文
智能开采工作面建设指南

智能开采工作面建设指南

阅读全文

评论 (12)

李总
李总
2023年12月21日

非常精彩的文章!我所在的公司正在尝试数字化转型,但遇到了不少阻力,特别是在团队适应新工具方面。这篇文章提供的分阶段转型策略很有启发性,我会尝试在团队中推行。

王总
王总
2023年12月20日

张老师的观点非常有见地!我特别认同文中提到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工具的升级,更是思维模式的转变"这一点。很多企业在推进数字化时只关注工具的引入,却忽略了团队思维和文化的转变,导致效果不尽如人意。

张洁贞
张洁贞
2023年12月20日

谢谢王总的分享!确实,思维转变是数字化成功的关键。我发现一些成功案例中,领导层的数字思维和对团队的正确引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