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效率提升案例

项目周期: 2021年6月 - 2022年2月
项目地点: 北京市朝阳区
数据规模: 8个门店、2000万条数据

项目背景

北京大型零售企业拥有多个门店和大量数据,但面临销售效率低、供应链管理不优、客户满意度不高和运营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实施数字化解决方案,企业希望提升销售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和降低运营成本。

项目团队通过分析企业数据和业务流程,发现了提升销售效率和优化供应链管理的机会。通过实施数字化解决方案,企业实现了销售效率提升、供应链管理优化、客户满意度提高和运营成本降低。

38% 销售效率提升
65% 客户满意度提高
42% 运营成本降低
22% 供应链管理优化

面临的挑战

生产信息分散

各矿井生产系统独立运行,信息孤岛严重,集团层面无法实时掌握整体生产状况和资源分配情况。

调度效率低下

传统人工调度方式效率低,难以应对复杂生产环境下的多变因素,资源配置不合理,生产衔接不顺畅。

应急响应滞后

缺乏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突发事件响应慢,跨矿井协同处置能力弱,安全风险高。

决策依据不足

缺乏对生产、设备、人员等关键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管理决策主要依靠经验,科学性和前瞻性不足。

解决方案

01

集团级生产数据中心

构建集团级生产数据中心,实现各矿井生产数据的统一采集、存储与管理。

  • 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接口规范,实现各矿井生产系统的数据互通
  • 开发数据集成平台,打通各矿井监测监控、人员定位、设备管理等系统数据
  • 构建集团级数据湖,支持海量生产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
集团级生产数据中心
02

智能调度指挥系统

开发智能调度指挥系统,实现对生产、运输、通风等关键环节的可视化管理与智能调度。

  • 构建三维可视化平台,实现矿井生产环境、设备、人员的直观展示
  • 开发智能调度算法,优化人员、设备、材料等资源配置
  • 建立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实现计划制定、执行、监控、调整的闭环管理
数据采集
状态监测
智能分析
方案生成
指令下达
执行监控
效果评估
03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构建集团级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与协同处置。

  • 建立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实现预案的标准化、数字化管理
  • 开发应急指挥平台,支持多部门、跨矿井的协同指挥
  • 构建应急资源调度系统,实现救援人员、设备、物资的快速调配
预案管理
事件监测
快速响应
协同指挥
资源调配
态势分析
04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构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为集团管理层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

  • 开发多维度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对生产、安全、设备等关键指标的综合分析
  • 构建预测预警模型,实现对生产趋势、设备故障、安全风险的提前预判
  • 建立智能推荐系统,为管理决策提供优化建议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实施过程

6-7月 2021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深入各矿井调研,分析业务流程,明确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功能需求,制定总体实施方案。

8-9月 2021

数据中心建设

制定数据标准,开发数据接口,构建数据集成平台,实现各矿井系统数据的统一采集与存储。

10-11月 2021

调度指挥系统开发

开发智能调度指挥系统,实现生产环境、设备、人员的可视化展示与智能调度。

12月 2021

应急指挥系统开发

开发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构建应急预案库,实现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与协同处置。

1-2月 2022

系统集成与上线运行

完成各子系统集成,开展系统测试与人员培训,智能调度指挥中心正式投入运行。

成果与影响

项目成果数据图表

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生产效率提升38%,资源利用率提高42%,生产计划完成率从85%提升至96%,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

应急响应能力增强

应急响应时间缩短65%,突发事件处置效率提升58%,跨矿井协同能力显著增强,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决策质量大幅提高

管理决策由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决策准确性提升45%,决策周期缩短60%,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经济效益显著

管理成本降低22%,年节约成本超过2500万元,投资回收期不到1.5年,成为集团智能化转型的标杆项目。

张洁贞团队为我们打造的智能调度指挥中心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管理方式。过去我们各矿井信息孤立,调度指挥效率低下,现在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实时掌握所有矿井的生产状况,科学调配资源,快速响应突发事件。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大幅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这个项目的成功实施,使我们集团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也为我们后续的智能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总照片

王建国

项目客户 | 集团生产副总经理

关键经验与洞察

数据标准化是基础

多矿井环境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是实现数据互通与集成的基础,需要在项目初期就明确制定并严格执行。

用户参与是关键

调度指挥系统直接服务于一线调度人员,系统设计必须充分考虑用户习惯和业务场景,确保系统易用性和实用性。

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

智能调度指挥系统不仅是技术平台,更是业务平台,需要将先进技术与煤矿生产管理实践深度融合,真正解决业务痛点。

持续培训与优化

系统上线只是起点,持续的用户培训和系统优化是确保系统长期发挥价值的关键,需要建立长效的运维与优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