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某大型露天矿山面临生产管理复杂、设备调度效率低、安全风险预警能力弱等问题。在矿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客户需要建设全面的矿山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矿山全要素的可视化管理与智能决策。
作为中矿天智信息科技的项目负责人,我带领团队为客户构建了基于三维建模、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矿山数字孪生平台,实现了矿山地质、采场、设备、运输等全要素的三维可视化和动态监测,显著提升了决策效率和运营水平。
矿山地质、测量、采场等数据分散在多个系统中,缺乏统一的可视化展示,难以支撑决策。
挖掘机、运输车等大型设备缺乏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设备利用率低,运行成本高。
边坡稳定性、爆破安全区等风险监测手段有限,预警能力弱,安全管理被动。
缺乏对采剥进度、产量、质量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决策依赖经验。
构建高精度三维数字孪生模型,实现矿山地质、地形、采场等全要素的可视化展示。
建设设备智能监控与调度系统,实现对挖掘机、运输车等大型设备的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
构建安全风险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对边坡稳定性、爆破安全等关键风险的实时监测与预警。
构建生产运营智能决策平台,实现对采剥进度、产量、质量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与分析。
深入矿山调研,分析业务流程,明确数字孪生平台功能需求,制定总体实施方案。
开展无人机航测、激光扫描等数据采集工作,构建矿山三维数字孪生模型。
部署设备定位、边坡监测等物联网系统,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与传输。
开发数字孪生平台各功能模块,实现与现有系统的集成与数据互通。
完成系统联调联试,开展分级培训,平台正式投入运行。
决策效率提升62%,管理人员工作量减少40%,决策周期从天级缩短至小时级,决策准确性大幅提高。
设备利用率提升35%,设备空载率降低28%,燃油消耗降低22%,运输效率提升40%。
安全风险降低45%,实现零重大安全事故,边坡风险预警提前量从小时级提升至天级,安全管理从被动响应转为主动预防。
运营成本降低18%,年节约成本超过3000万元,投资回收期不到1年,成为集团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
张洁贞团队为我们打造的数字孪生平台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矿山管理方式。过去我们依靠经验和纸质图纸进行决策,现在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整个矿山的运行状态,实时掌握设备位置和工作状态,精准预测安全风险。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大幅降低了安全风险和运营成本。这个项目的成功实施,使我们矿山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也为我们后续的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质量、多维度的数据采集是构建精准数字孪生模型的基础,需要整合多种采集技术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数字孪生平台必须与实体矿山保持同步更新,这要求建立高效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机制,确保虚实一致。
技术再先进也需要人的参与,平台设计必须注重人机交互体验,使管理人员能够便捷地利用平台进行决策。
矿山已有多个信息系统,数字孪生平台需要与这些系统实现无缝集成,这是项目实施的最大挑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