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某大型磷矿作为国内重要的磷矿资源基地,面临露天采场边坡危害、排土场安全隐患、尾矿库监测手段落后等多重安全风险。在国家强化非金属矿山安全监管的背景下,客户需要建设全面的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各类风险源的实时监测与预警。
作为中矿天智信息科技的技术负责人,我带领团队为客户设计并实施了包含边坡稳定性监测、排土场监测、尾矿库监测等多子系统的全面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风险源的自动识别与预警,显著提升了安全管理效率与应急处置能力。
露天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受雨水侵蚀、爆破振动影响,存在严重滑坡风险,传统人工巡检无法及时发现前兆。
尾矿库坝体渗漏、浸润线异常等问题难以实时监测,雨季尤其危险,存在溃坝风险。
大型排土场位移变形难以精确观测,表面沉降、内部滑动面形成等预警机制缺失。
云南地区多暴雨天气,极端气象条件下安全监测系统稳定性差,难以提供连续可靠的数据支持。
建设集成多种传感技术的边坡全面监测系统,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测与预警。
构建多参数、全覆盖的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关键参数实时监控与异常预警。
建设排土场全方位监测系统,实现排土场稳定性的实时评估与预警。
构建集成化的安全预警管理平台,实现各子系统数据的统一管理与智能分析。
进行现场调研,识别安全风险点,分析监测需求,制定整体解决方案。
完成系统详细设计,确定各子系统技术参数,完成设备采购与测试。
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电系统、通信网络、监测站点建设等。
完成各子系统设备安装与调试,实现单系统功能测试。
完成安全预警管理平台开发,实现子系统整合,系统试运行与优化。
从传统被动式安全管理向主动预警式管理转变,安全管理效率提升54%,风险识别能力提高60%,安全检查工作量减少45%。
实现对边坡、排土场、尾矿库等关键风险源的全天候监测,风险预警提前量达到12小时以上,给应急处置预留充足时间。
隐患自动发现率提升68%,边坡位移监测精度达到毫米级,实现对微小变形的及时发现,显著降低灾害风险。
该项目成为云南省非金属矿山安全监测标杆项目,获得省安监局表彰,其技术方案被推广到多个同类矿山。
张洁贞团队为我们打造的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真正解决了我们多年来的安全管理痛点。系统投入使用后,我们实现了从传统被动式安全管理向主动预警式管理的转变,安全管理效率显著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提高,安全检查工作量减少。我们对该系统的实施效果非常满意!
非金属矿山安全监测需要整合多类传感器、多种信息源,构建合理的数据融合策略是实现准确预警的基础。
安全监测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对防范事故至关重要,需要考虑极端天气等影响因素,设计多重备份机制。
风险预警模型建立后需要不断优化,结合实际监测数据和现场反馈,不断提高预警模型的准确性。
高技术监测系统需要配套完善的用户培训和应急演练机制,才能真正发挥系统最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