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煤矿智能化转型:从“人工开采”到“数据驱动”的新生态

从“单点应用”跃迁到“系统智能”,陕西煤矿以5G RedCap、BIM+GIS、数字孪生与数据中台为底座,构建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生产决策体系。

作者头像
张洁贞
中矿天智信息科技 高级销售经理
陕西煤矿智能化转型与未来图景
从“经验判断”走向“数据决策”,调度中心成为实时决策中枢

地面调度中心的大屏实时展示井下设备、人员与环境数据,生产全貌一览无余。陕西煤矿正从“经验判断、体力密集”向“数据决策、智能操控”加速跃迁。 2025年盛夏,陕投集团赵石畔煤电首台MG1000/2650-WD采煤机入井安装;首套智能综采完成地面联调。同时,省能源局公布多项矿井与工作面智能化项目验收结果, 多家单位达到A/B类标准。这些事件共同勾勒出陕西煤炭产业的系统性重构:技术升级,更是产业生态的重塑。

01 政策蓝图:构建“8+9+N”的产业新格局

2024年末,《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陕西煤炭转型绘制路线:改造提升8大传统产业,重点发展9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N个未来产业(含新型储能、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到2025年,煤炭领域强调“稳煤、扩油、增气并举”,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跃升。

  • 治理目标:安全、效率、成本、环保四维共进
  • 建设路径:顶层设计+试点示范+规模复制
  • 能力底座:数据中台、统一感知、融合通信、平台化管控

02 智能进程:从“单点应用”到“系统智能”

府谷瑞丰煤矿通过无人值守与智慧网络,生产由“人盯系统”转向“系统托底人决策”;国家能源集团三道沟煤矿以数字孪生实现全流程可视化,回采率由93%升至95%;赵石畔煤电融合5G RedCap、BIM+GIS与数字孪生,构建现代化生产运营体系,统一监控、协同决策、闭环优化。

智能化的价值不止于“自动化替人”,而在于以数据驱动组织、以模型托底决策、以平台承载协同。

03 技术赋能:5G+数字孪生重塑运营模式

赵石畔煤电配套煤矿项目引入5G RedCap,低时延、低功耗与高可靠特性提升感知与控制链路质量;BIM+GIS打造“四维一图”,实现施工/生产过程可视化监管与风险预警;数字孪生支撑生产模拟、应急推演与策略优选。

可量化收益(示例)

  • 三道沟煤矿迎峰度夏月产89万吨;上半年471万吨,保供超额20万吨
  • 营收达24.7亿元,生产波动显著降低(人因/环境扰动可控)
5G RedCap与数字孪生驱动的矿山运营变革
5G RedCap + 数字孪生:感知增强、时延可控、全流程可视

04 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关键技术

赵石畔煤电与天地科技、西安科技大学等合作,布局10项关键课题,已获21项专利。其“5G赋能煤矿智能化生产”荣获“绽放杯”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并获陕西省5G融合应用标杆项目称号。协同创新成为突破“卡脖子”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引擎。

05 生态修复:智能化与绿色化并举

陕西早在2021年启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矿区生态修复市场化和全链条信息化。按规划,到2025年实现生态保护与修复“一张图”管理,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平衡。

06 投资加速:千万级项目密集落地

常乐堡煤矿“安全提升+智能化矿山建设”两项目完成备案,总额5600万元:其中安全提升3000万元,聚焦基础管理与灾害防治;智能化建设2600万元,建设智能管控平台、智能开采/掘进/排水等系统。规模化投资表明企业对智能化价值的广泛共识与迫切需求。

07 挑战与破题:复杂融合、人才短缺与ROI不确定

  • 系统集成复杂:通信、感知、数据、应用多层耦合,异构接口与数据质量是关键难点
  • 复合人才短缺:既懂采矿又懂数字化/自动化/AI的复合型队伍稀缺
  • 投入与回报:短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对现金流形成压力

应对路径(可执行)

  1. “平台化+模块化”架构,统一数据与接口规范,先平台后应用,先关键场景后全域复制
  2. 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联合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立岗位分层培养体系与技能认证
  3. 以价值清单驱动项目路标,分阶段收益兑现(安全、效率、能源、维护),缓解ROI不确定

结语:煤炭产业的未来,生长在数据与算法之上

榆林常乐堡备案两项合计5600万元项目;赵石畔煤电产学研协同攻关与专利成果落地——点点星火,汇聚成陕西煤炭产业的转型燎原之势。未来的煤炭产业,不再深埋于地底,而是蕴藏在一行行代码、一个个模型与一张张实时可视化图景中。

作者头像
关于作者

深耕陕西、山西煤矿集团信息化项目,聚焦“5G+AI+孪生+数据中台”一体化落地与价值实现。

相关阅读

透明矿井:数据中台与系统智能

迈向“透明矿井”:数据中台与系统智能

阅读全文
智能开采关键技术

煤矿智能开采关键技术与实践

阅读全文
数字孪生应用

数字孪生在煤矿的应用前景

阅读全文